蘋果日報/紅豆冰 上月門診增3成 野外穿長袖 用防蚊產品預防
天氣變暖,踏青機會增多,皮膚科醫師呂佩璇上月門診發現,遭蚊蟲叮咬、出現紅豆冰來求診患者,比冬季多3成,且嬰幼兒症狀較嚴重,門診有一名3歲大幼兒,臉遭蚊子叮咬,全臉起丘疹,因為幼兒不像成人對蚊蟲叮咬毒素有抗體,導致過敏反應較嚴重,建議就醫,另戶外活動宜穿淺色長袖,皮膚裸露處用防蚊液。
報導╱林明佳、張雅淳 攝影╱李芃葳
呂佩璇醫師說,門診引起紅豆冰原因,以蚊子、小黑蚊、跳蚤和隱翅蟲最常見。小黑蚊或跳蚤叮咬的包較大、數目較多,嚴重會有水泡,另跳蚤叮咬部位多集中小腿;被隱翅蟲體液沾到會長水泡且疼痛,萬一遭病媒蚊叮咬,可能染上登革熱等。尤其現值梅雨季,蚊蟲繁殖和活動力強,做好防蚊,以免被「叮」上。
夏日防蚊這樣做
穿淺色長袖
呂佩璇醫師提醒,蚊子喜歡深色或鮮豔顏色如深黑、鮮紅等,登山或野外時,宜穿淺色長袖衣褲和包鞋,另穿及膝長襪,襪子最好束在長褲外頭,防蚊子從褲管進入。避免噴香水或用太香產品,以免吸引蚊子接近。
使用防蚊液
台大昆蟲系教授徐爾烈建議,皮膚用防蚊液,目前公認有效為敵避(DEET)、檸檬桉(PMD)和派卡瑞丁(Picaridi),除大紅蟻外,幾乎對所有吸血昆蟲都有效,至於香茅油、樟腦油的效果短、只能維持幾分鐘。呂佩璇醫師提醒,購買前先看有無衛署核可字號,並依包裝指示使用,避開傷口和黏膜處以免刺激。
返家要清洗
徐爾烈教授表示,防蚊產品約3~6小時補擦1次,但大量流汗後,或發現蚊子又在周遭盤旋時,最好補擦,呂佩璇醫師另提醒,家長可幫兒童選乳液劑型,避免誤噴黏膜,或大人先噴手心再幫孩子擦;另防蚊液畢竟是化學成分,回家後要沖洗。
遭叮咬冰敷
若遭叮咬,呂佩璇醫師建議,可用冰敷袋或將冰塊放入塑膠袋,再用手帕包覆,冰敷患部10~15分鐘,幫助血管收縮、減少發炎和緩和癢感,之後再擦含薄荷等具清涼感成分藥膏助止癢。勿用手搔抓,以免破皮導致細菌感染或蜂窩性組織炎。
冒水泡就醫
呂佩璇醫師說,若冰敷、擦清涼藥膏後還是很癢,或紅豆冰範圍很大,或有起水泡、膿痂疹等,最好至皮膚科就醫,塗抹抗組織胺、類固醇藥膏,前者幫助抗過敏、後者有助消炎,若搔癢嚴重,可口服抗組織胺,若細菌感染則需口服抗生素。
提醒你 敵避較刺激
呂佩璇醫師說,少數患者用敵避可能影響神經系統,產生抽搐,徐爾烈教授指出,加拿大衛生部建議,2~12歲兒童使用濃度應低於10%以下,6個月內嬰兒不宜用。另長時間待在蚊蟲叢生地方濃度宜15%以上。
醫師說 貼片較有限
防蚊貼片、手環,相較防蚊液,濃度較低且效果有限,但若要貼局部或嬰兒不適合使用防蚊液狀況,或對防蚊液過敏者,可考慮使用